-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揚州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轉化為“實干爭先年”的具體部署,著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優勢,全力打造長三角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創新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突出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這個重點”。揚州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構建黨建鏈,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創新鏈,為產業成長、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注入“紅色動能”。
產業服務全覆蓋。圍繞揚州6個主導產業集群和13條新興產業鏈組成的“613”產業體系,堅持“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建立市級領導干部“帶頭干帶領干帶動干”工作機制,市領導班子成員分別擔任六大產業集群“群主”,牽頭會商、解決具體問題。職能部門組建新興產業鏈工作專班,建立健全“八個一”工作推進機制,精準高效服務產業發展。成立13個重點新興產業鏈綜合黨委,搭建開放式綜合黨委組織體系。
企業服務全方位。連續11年以市委文件制定實施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專項政策,對企業“有求必應”“無事不擾”。面向中小微企業,推出高成長型企業培育行動,催生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隱形冠軍”企業;面向成熟期企業,實施上市、專利、標準、品牌“四大戰略”,打造一批行業龍頭和地標企業。暢通企業訴求反饋渠道,建立健全“五個一”工作機制,確保企業辦事“認得清門、找得到人、辦得了事”。建立市、縣、鄉三級幫辦代辦線上服務平臺,提供全市域、全流程幫辦代辦。截至2023年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0萬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000家。
項目服務全過程。建立重大項目從簽約落地到投產達效的全過程跟蹤服務體系。洽談階段,預判可能遇到的用地、能耗、用工等制約要素,超前協調解決。2024年上半年,全市新簽億元以上產業項目766個,同比增長108.7%。簽約以后,成立服務專班,動態跟蹤、協調推進項目建設。2024年上半年,全市18個新增省級重大項目已開工17個。竣工之后,聚焦“畝均”產能,動態監測重大項目開票銷售、入庫稅收等情況,協調要素供給,推進滿產達效。
>> 2024年4月17日,中國揚州氫能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
以人才工作創新帶動產業創新、科技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揚州緊扣人才“引、育、留”關鍵環節,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和青年發展型城市。
五湖四海“引”。持續打響“追夢來揚·州到愛才”人才工作品牌,優化“綠揚金鳳”人才政策,對來揚創新創業頂尖人才“一事一議”,每年新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團隊)200人(個)、博士研究生150人。緊扣“613”產業體系,同步繪制產業圖譜和人才地圖,依托全市13個新興產業鏈招商專班同步開展招才引智,每年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以上。開展“千名大學生看揚州”活動,實施在揚高校畢業生“留揚工程”、揚州籍大學生“鳳還巢工程”,“十四五”期間新增在揚就業創業大學生10萬名以上。
多管齊下“育”。提升完善揚州“英才培育計劃”,為各類人才提供充足成長空間。圍繞企業家人才,通過科技商學院等載體,量身定制培訓課程,培養一批“懂產業、懂創新、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高素質復合型企業家。圍繞高技能人才,統籌推進“雙元制”職業教育本土化改革,支持重點企業與學校合辦“冠名班”“訂單班”,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以上。圍繞鄉土型人才,深化“三帶”行動,大力推廣“三育”模式,年內培訓鄉土人才1000人次,做大新時代“揚家匠”品牌。
無微不至“留”。健全各類人才綜合服務體系。政策環境方面,按照“高于全省、優于蘇南”的標準,完善提升人才政策3.0體系,強化政策剛性兌現,確保各項政策用好用足。工作環境方面,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健全知識產權等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聚焦“613”產業體系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常態化開展“揭榜掛帥”。生活環境方面,實施人才“關鍵小事”暖心行動和人才安居保障行動,統籌運用新建改建、收購租賃等方式,2024年新籌集建設青年人才驛站不少于18家、人才公寓不少于1.6萬套。
以干部敢為帶動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揚州市委明確2024年為“實干爭先年”,要求全市黨員干部奮力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創造標志性成果。
提振精神狀態讓干部敢想敢干。盡管揚州地處蘇中,但揚州市委要求各級干部突破“居中思維”,“瞄準一流、奮爭一流、實現一流”。圍繞“主要指標增長速度快于省均、快于周邊,為全省爭作貢獻、在全省爭當一流,總量占全省比重逐年提高、質量指標逐年向好”的“兩快兩爭兩提升”目標,每月初市政府召開經濟形勢分析調度會,每月末市委召開書記工作會議,推出媒體直播問政欄目《政事面對面》《民情直通車》,讓各地各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督查和人民群眾監督中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真本領。
改進能力作風讓干部善作善成。緊扣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持續加強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開展服務“613”產業體系發展和新經濟、新技術、新金融等系列培訓,80%以上的干部培訓重點班次安排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關內容。注重把干部選配到發改、工信、科技、商務等一線經濟部門和開發園區等重要板塊錘煉淬煉,鼓勵干部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主戰場大膽創新。開展干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五大行動”,深化不擔當不作為問題等專項整治,大力弘揚“硬嚴緊細實”工作作風。
完善體制機制讓干部放心放手。優化完善“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良性互動機制。完善鼓勵激勵機制,對爭取上級試點示范和取得原創性、標志性、引領性成果的干部,在評優提拔等方面予以傾斜。重點加大干部“下”的力度,建立健全集中推進、紀實報備、督查檢查等機制,對不適宜擔任現職、符合“下”的情形的干部堅決調整。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結合實際形成具體可行的工作流程、操作辦法,及時征集匯編典型案例,讓容錯糾錯有例可循。
(來源:《旗幟》2024年第8期;作者系揚州市委書記)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