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qcask"><em id="qcask"></em></s>
  • <code id="qcask"><xmp id="qcask"></xmp></code>
  • <li id="qcask"></li>
  •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特稿

    大地風物 何以中國

    胡華強
    來源:旗幟網2024年07月02日15:44
    文字縮放:

    中華民族是在怎樣的自然環境中孕育形成的?長江為何成為世界稻作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南北和東西的分界線是如何確定的?中國省制有何來龍去脈?漢語方言的形成和分布受到哪些影響?鄭和下西洋和早期全球化有什么關聯?……這些頗受關注的問題,在由中華書局與科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學術普及讀物《品讀中國:風物與人文》里都能找到答案。

    中國人治史有“史地之學”的傳統,非常重視地理學方法的應用。“只有把空間因素加進來,時間才會變得生機盎然、豐富多彩。”《品讀中國:風物與人文》一書即從歷史地理學角度,分列自然編、人文編、中外編等19個篇目,在不到30萬字的篇幅內,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勾勒出中國地理基本概念和中國歷史演進的規律性知識,集中呈現當代歷史、地理、文學名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當前,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與國內外經濟、政治發展相對應,在文化領域,過去10年,關于中華文明形成及演進歷史過程的討論在考古、歷史、地理等領域非常熱烈。《品讀中國:風物與人文》一書積極回應熱點話題,介紹中華大地上最重要的自然風物與人文創造,述說大江大河所孕育的厚重文明,展示人文遺產所承載的民族精神,深入淺出地揭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品讀中國:風物與人文》 榮獲2023年度“中國好書”。

    自然編展現中華大地多樣而優越的自然環境

    從地理上來講,中國不是小國,陸地面積有960萬平方公里。我國既有非常復雜的地理構成,也有非常復雜的地理過程。這個地理過程如果和文明過程結合起來,有5000多年。面對如此廣袤地域和復雜地理結構的疆域,在有限的篇幅內向讀者傳遞出最具規律性的自然、歷史地理知識,是該書在謀篇布局上的一個亮點。

    在自然編,該書選取了孕育中華民族的自然環境、黃河、長江、山脈、秦嶺—淮河線、“胡煥庸線”(璦琿—騰沖線)六個主題,從整體到局部概括性地介紹我國地理的基本構成,講述三大階梯、氣候變化、河流、山川、高原、平原,以及南北、東西的分界線等地貌構成,概括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獨特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征。書中指出,“中華文明本質上是一種超級‘兩河文明’,長江流域稻作文化與黃河粟(麥)作文化一起,構成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集體記憶”,“秦嶺—淮河不僅僅因各種自然屬性之異而‘分’南北,更因其作為中華文明發展的軸心地帶,作為我國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交融的樞紐區域而‘和合’南北”……充分闡釋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包容性和統一性。而《“胡煥庸線”:中國的“東”與“西”》一文因解答了“應不應該打破這條線”“可不可以打破”“如何打破”三問而具有突出的理論創新性貢獻。我國是多民族、廣疆域的國家,解答“胡煥庸線”之問對于推動協調發展,讓中西部百姓在家門口也能分享現代化成果,推進我國城鎮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自然編,讀者即可對中華大地地理構成和地貌有一個基本的把握。

    人文編和中外編述說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人文創造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唐曉峰曾談道:“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中華大地上的面貌風起云涌,內容非常豐富……有許多地理名詞只要一提出來,我們立刻就可以聯想到它是中華文明的象征。”按照能否作為中華文明象征的標準,該書人文編選取了古代都城選址、長安敘事、中國省制、長城、大運河、都江堰、交通、方言、農耕文化、天人合一理念共10個主題。中外編則注重歷史與現實的連接,選取了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經濟重心東移3個主題。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該書各篇選題緊扣時代主旋律,不僅文理交叉,而且兼具多學科的特點,這是該書的亮點之二。

    上述兩部分內容重點講述中華大地上的人文創造,有形的人文創造包括都城、長城、大運河、都江堰等世界級文化遺產,無形的人文創造包括交通、方言、農耕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絲綢之路與經濟重心東移等,聚焦中華大地重要的歷史變遷規律、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例如,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軍事防御工程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揭示中華文明的和平性;大運河綿延2500多年,跨越3600多公里,與中華文明同一性的塑造緊密相連;漢語及其方言的主體是共同的,但是構成成分又是多元的,它與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一樣,都有鮮明的“多元一體”的特征,顯示中華文明的包容性;等等。又如,陸海絲綢之路與中國經濟重心東移展現了中國人地理觀與世界連通的宏闊視野,跟隨作者筆觸,讀者被帶到在全球化與文明互鑒背景下品讀中國文明成果的新維度。

    >> 二里頭遺址位于洛陽偃師境內,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遺存。圖為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圖文俱佳的學術成果大眾化嘗試

    該書采用“大家寫小文”的創作方式,意在將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推向讀者,此為該書的亮點之三。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及兩家出版單位根據所列篇目,在全國范圍內邀請有學術專長的知名地理學家、文史學者共同創作。因為題目宏大而篇幅有限,每篇文章都經歷了高度濃縮和反復打磨,注重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歷史規律性認識的提煉與語言修辭的錘煉,讀起來既知識含量高,又深入淺出、別開生面。以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撰寫的前言為例,該文在萬余字的篇幅內提綱挈領地講述了“中國”一詞的由來、中華民族的形成、中華文明的演進。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并增強閱讀感受,該書配有彩圖104幅。除手繪長城結構示意圖外,另有17幅地圖由具有測繪資質的專業機構繪制而成,其中元順帝至順元年十大行省示意圖、大運河遺產分段示意圖、中國造紙技術外傳示意圖、鄭和七下西洋航海線路圖等學術價值較高。

    (來源:《旗幟》2024年第6期;作者系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 編輯:孫凱佳   送簽:孫凱佳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