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
站內搜索: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毛澤東同志這一名句,發出“多讀書、讀好書,從書本中汲取智慧和營養”的重要號召,鞭策我們時刻不忘“向書本學習”,使讀書真正成為每天的功課、終生的事業。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中國是有書的國度,中華民族是愛書的民族。五千多年浩如煙海的經典,記錄著歷史,賡續著文脈,推動著進步,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國家寶藏。古往今來,圣賢志士都十分重視書籍的意義與價值,把讀書作為“最大愛好”“第一等事”,寄情于卷帙之間。“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透過這些箴言,我們結識了一個個畢生求索、終日不倦的中國讀書人,見證了以書為標記的民族思維高度和精神厚度。
書籍是時代的生命,是巨大的力量。新征程上,理論創新不斷推進,國家發展蒸蒸日上,知識更新突飛猛進,讀書修身、增長才干的必要性緊迫性愈發凸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不加強讀書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哪怕一日不讀書,也可能疏離于真理、落后于時代,陷入“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的窘境。我們應當手不釋卷,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在閱讀中持續強化武裝、鍛煉本領、拓寬胸境,走進更大的世界,成就更好的自己。
知“開卷有益”,“真開卷”不易。面對繁忙的工作與生活,如果沒有“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為往圣繼絕學”的追求、“一息尚存須努力”的堅毅、“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的決心,恐怕很難啃完“大部頭”,很難翻過書山、取得真經。在快節奏多元化的現代社會,閱讀者應把讀書當作一種磨煉、一種習慣、一種享受,靜下心來“擠”和“鉆”,橫下心來“學到底”,透過書頁、穿越時空,與智者們共一場長久的對話,為心之泉覓一泓不竭的活水,在喧囂中守一方永恒的凈土。
書當“苦讀”,亦需“巧讀”。時間和精力越是有限,越要珍惜難得的讀書機會,帶著好奇、循著興趣,動腦筋、動筆墨、動感情,善于選擇取舍、去蕪存菁,善于秉綱執本、鉤玄提要,善于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探索以更科學的方法,閱覽更多的名著,收獲更深的體悟。讀書時,貴在練就一雙獨到的慧眼,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以作家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尋得萬千讀者中屬于唯一個體的創新創造,做到“我注六經,六經注我”。閱讀之間,也難免遇到困惑,此時不妨掩卷而思、鑒他山之石,向良師執經叩問,與摯友疑義相析,在交流研討中共克讀書之艱、同享書中之樂。
讀書要日日知、日日新,更要日日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讀書要不得,‘書呆子’現象也要不得。”好書在于運用,讀書要管用。死讀書,未若不讀書;盡信書,不如無書。在閱讀過程中,應當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與時俱進,聚焦問題,觀照現實,不鉆“牛角尖”,不陷“故紙堆”。我們要經世致用,既博觀,又篤行,既“鉆得進去”,又“跳得出來”,既在冷板凳上看“有字之書”,又到廣闊天地覽“無字之書”,把書讀活、讀實,將讀書成果轉化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實際成效,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應有貢獻。
一日不書,百事荒蕪。落筆之際,第29個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這是愛書人的盛大節日,也是閱讀者的慣常一日。每一天,都應用作讀書日;每一人,都應爭做讀書人。讓我們以書香伴年華,生命不息,閱讀不止。
(來源:《旗幟》2024年第4期;作者系新華社編輯、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學習標兵)
( 編輯:張莉 送簽:張莉 簽發:趙品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