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新質生產力的勞動特征與工會作為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為在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工會應該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好,需要進行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
勞動者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體和主要受益者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生產率,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科技創新是有意識形態的,不同性質的政治制度決定了不同形態的科技創新體系,科技創新的目的和結果也不相同。
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中,科技創新提高生產率的作用,主要來自“熊彼特機制”,創新是企業家在優勝劣汰的創造性破壞過程中重新組合生產要素的過程。每一次大的技術進步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常常伴隨著收入分配和財富差距的擴大。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中考察了近兩個世紀以來20多個歐美國家的收入分配狀況,發現兩次工業革命都伴隨著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除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一直在上升。資本成為推動技術進步的主導力量,并形成資本、科技、壟斷之間的密切關系,技術進步的紅利不斷被資本獲取并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在這個過程中,勞動被替代,勞動者地位不斷下降,并形成失業、環保和貧富差距等問題。
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遵循新發展理念的生產力,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位一體”的生產力,是弘揚勞動創造價值、尊重勞動者主體地位、社會更加公平正義的生產力,廣大勞動者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體和主要受益者。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共同富裕,而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首先體現在億萬勞動者身上。
勞動技能是新質生產力的基礎與核心生產要素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在全球化進程及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下,西方資本主義已經進入金融資本主義階段,金融系統通過貨幣財富的積累凌駕于產品生產過程之上,金融資本逐漸從實體經濟部門的支持者轉變為依靠自身交易獲得高額利潤的“自盈利者”。尤其在與高技術結合時,金融資本支撐高技術發展,高技術的成果首先應用于金融資本。然而,西方國家聚焦于服務業領域的技術創新在金融資產急劇增長的同時,正面臨“脫實向虛”——產業空心化、實體經濟凋零所帶來的一系列經濟社會后果。
而新質生產力是我國新型工業化體系建設的重要驅動力。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應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主要應用場域。技能作為鏈接技術創新與生產實踐最基礎、最核心的勞動要素,成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基礎支撐。尤其是制造業領域,已逐步由傳統加工制造延伸至高精尖技術創新、精密儀器制造、一體化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等高附加值領域,需要一大批能夠與現代科技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能夠承擔打通技術突破和創造發明“最后一公里”重要任務的高素質產業工人。
中國工會具有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天然優勢
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全要素生產率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最顯著、直接和可持續性的源泉。資本、勞動、土地等基本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分別做出自身貢獻,但全要素生產率則是生產要素之間的匹配和協調,反映了資源配置狀況、生產手段的技術水平、生產對象的變化、生產的組織管理水平、勞動者對生產經營活動的積極性,以及經濟制度與各種社會因素對生產活動的影響程度。這其中,工會制度和工會工作是影響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因素。
在以勞資抗衡為核心特征的西方工會制度中,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始終處于緊張狀態,對企業的生產和運營會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整個經濟效率。而中國工會制度強調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維護勞動權益的同時,也要促進企業健康發展,調動企業和勞動者的雙向積極性,不斷改進生產流程,推動發明創新,發展勞動技能,進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國內實證研究證明,工會通過開展技能提升、民主管理、集體協商等一系列工作,一方面,顯著提高了工人小時工資率,擴大了社會保險覆蓋面,另一方面,和諧勞動關系帶來的低離職率能夠鼓勵企業進行研發投入,增加提升員工素質和技能的人力資本投資,從而促進技術創新研發項目和活動的開展,工會密度對技術進步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中國工會具有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天然優勢,在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能夠發揮關鍵作用。
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組織要加深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核心要素的理解,從勞動者、勞動技能、企業和諧勞動關系構建等角度更好地認識新質生產力,在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作用。首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揮廣大職工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主力軍作用。其二,當前技能人才短缺、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會影響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應加快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不斷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培養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型勞動大軍。其三,和諧勞動關系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保障。工會應通過搭建民主參與平臺、素質提升平臺、創新創效平臺、利益共享平臺、文化活動平臺等,推動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稿件來源:工人日報;作者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 編輯:王春春 送簽:王春春 簽發:趙品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