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航天強國。如何理解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意義?如何加快推進航天強國建設?本刊邀請中央和國家機關相關部門、高校專家學者等進行解讀。
黨中央高度重視航天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航天在載人航天、探月探火、衛星導航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這既是對我們前期成績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未來工作的深刻鞭策。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特征更加明顯,在新的趕考路上,我們需牢牢把住航天發展67年來的寶貴歷史經驗,踔厲奮發、挺膺前行,交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優異答卷。
始終堅持黨中央對航天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證,航天事業是黨一手締造、一路領航的,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全力支持航天事業發展!皟蓮椧恍恰蹦軌蛟跁r間短、困難大的情況下取得成功,中央專委高權威、高效率、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強有力領導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航天事業發展,7次深入一線視察調研、6次親切接見會見、24次致賀電賀信和回信、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把建設航天強國兩次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自2016年起,黨中央批準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為中國航天事業勇往直前、誓奪成功、在浩瀚太空不斷刷新中國高度注入了信心和力量。進入新征程,中國航天將毫不動搖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覺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一致,確保航天事業始終沿著黨中央指引的方向前進。
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實現了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
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是航天發展的第一動力,航天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技術領域之一,中國航天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戰略基點,深刻把握自主創新、協同創新與開放創新的辯證關系,成功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立自強的發展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創新驅動航天高質量發展,在探月探火等重大工程中勇于創新,挑戰世界航天科技高峰,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任務圓滿收官,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繞著巡”,達到了目前人類火星探測的最高水平。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全箭采用的247項核心關鍵技術全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器部件實現國產化率100%。進入新征程,中國航天將毫不動搖堅定道路自信,堅定不移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航天事業發展的戰略支撐,勇攀科技高峰,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以創新贏得發展先機,加快成為世界航天創新高地和空間科學探索中心。
始終堅持新型舉國體制下的系統工程管理。堅持新型舉國體制是航天發展的重要優勢,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測,舉國體制、大力協同始終貫穿于航天事業發展全過程。中國航天逐漸形成了“兩條指揮線”的管理機制,出臺了質量問題管理歸零與技術歸零的“雙五條”標準,“航天質量問題歸零管理”成為國際標準。黨的十八大以來,更是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格局,最大程度地調動、激發各方主體積極性,構建了較為完整的航天科技工業體系!版隙鹞逄枴比蝿粘蔀榘l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探月工程直接和間接參與單位近2000家,科研人員多達數萬人。進入新征程,中國航天將毫不動搖堅定制度自信,牢牢把握系統工程的制勝之道,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更好協調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作用,強化航天科技戰略力量,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要素集約化、創新力量規;,把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我國航天的發展優勢。
始終堅持人才為先、人才為要的發展戰略。堅持人才是航天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的高度決定了航天事業的高度,中國航天堅持“黨管人才、黨管干部”“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培養造就了一支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愛國熱情、強烈的責任擔當、良好的精神風貌”的航天人才隊伍。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才戰略更是提高到國家戰略,中國航天不斷完善人才發展機制,打造了一支政治過硬、基礎扎實、作風優良的青年人才隊伍,嫦娥團隊、天問團隊、神舟團隊、北斗團隊平均年齡均不足37歲。進入新征程,中國航天將毫不動搖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厚植人才發展沃土,推動構建形成以航天戰略科學家為骨干、高精尖人才為主體、其他優秀專業人才為補充的多位一體航天人才大體系。
始終堅持全球視野、互利共贏的開放合作。堅持合作共贏是航天發展的光榮使命,自20世紀80年代起,黨中央準確把握世界航天發展大勢,堅持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堅持“高質量”引進來、“高水平”走出去,不斷提升我國航天國際地位,打造了中巴資源衛星等“南南合作”典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航天在美西方圍堵遏制中化危為機,初步構建了以中外合作協定為指導、合作大綱為抓手、合作機制為依托的航天國際合作模式,實施了以中法(法國)海洋衛星、中法(法國)天文衛星、中意(意大利)電磁監測衛星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合作。進入新征程,中國航天將毫不動搖服務于國家政治外交大局,深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基礎上,深入開展外空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增進民生福祉、服務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探索與貢獻。
始終堅持薪火相傳、旗幟引領的航天精神。堅持航天精神是航天發展的精神支柱,“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中國航天人是紅色精神的自覺繼承者、堅定踐行者和大力弘揚者,在6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航天精神已經深深融入中國航天人的血脈,是中國航天的“根”“魂”之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航天在實踐中孕育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納入了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成為激勵航天人奮勇前行的精神力量。進入新征程,中國航天毫不動搖堅定文化自信,賡續傳承、大力弘揚并與時俱進地發展、豐富航天精神,不斷強化使命擔當,涵養精神動力、夯實人文基石,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強大精神力量。
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著巡合影”。
黨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設航天強國”戰略部署。中國航天全線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守航天報國初心、堅定航天報國使命,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蹄疾步穩加快建設航天強國。
加強創新引領,實現航天技術新突破。牢牢把握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目標,推動建設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航天戰略科技力量,建立健全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航天創新體系,加快實現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實施月球探測、行星探測、載人航天、重型運載火箭、可重復使用天地往返運輸系統、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空間環境綜合治理、遙感數據共享交換服務系統等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力爭取得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集群式突破,推動航天科技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全面提升。
推動轉化賦能,培育太空經濟新業態。優化航天工業能力結構、產業結構、區域布局,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航天產業集群。完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推動空間應用產業發展,提升航天發展效益效能。加強衛星產品和服務在海洋、交通、農業、環境、大眾消費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實現遙感、導航、通信衛星應用產業化發展,加強衛星公益服務和商業應用。加速推動航天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向國民經濟各領域各行業深度融合,服務網絡強國、海洋強國、交通強國、平安中國、美麗中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建設。引領太空經濟發展新趨勢,培育發展太空生物制藥、空間育種、空間碎片清除、航天器在軌維護、空間試驗服務、地外天體資源利用等太空經濟新業態,提升航天產業規模效益。
致力合作共贏,推動構建太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的原則,加強與主要航天國家的戰略互信,引導塑造太空安全等方面對話機制,推進人類航天事業的共同進步和長期可持續發展。在外空活動長期可持續、太空交通管理、小行星防御等方面提出中國方案,共同應對航天發展的全球性挑戰。持續開展高水平國際交流與合作,在星際探測領域開展國際大科學工程和大科學計劃,加快推進國際月球科研站論證實施。持續推進北斗系統、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等航天公共產品全球應用,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高質量的空間信息服務。推動航天技術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糧食增產與防災減災等,積極參與解決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錨定加快建設航天強國宏偉目標,推進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旗幟》2023年第9期;作者系國家航天局局長)
( 編輯:孫麗 送簽:孫麗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